首页 > 人物专访

用文化的视野观照书法

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戴小京

WDCM上传图片

  他是“海派”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拍卖师,他参与了新中国的第一次书画拍卖,至今仍被称为“中国最优秀的书画拍卖师”之一。他就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戴小京。冬日暖阳洒进书房,茶香氤氲之中,戴小京接受记者专访,畅谈他的艺术经历和观点。

  师从多位名师学习书法

  戴小京与书法结缘,始自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他正上小学四年级,居住在复兴路思南路一带,那儿附近住着一位熟识的书法家徐伯清。为了让孩子多一门兴趣,不出去“皮”,父母就常把他送去,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学写字。由此,戴小京从徐伯清那里接受了书法艺术的启蒙,也培养了他对书法的热爱。每天练习书法成为他一种不自觉的兴趣。

  徐伯清的教学方法和现今中国书法家协会所属某些培训机构的教学方式有些类似——“魔鬼式训练”力求熟能生巧。戴小京回忆说,当时每天要写300个小篆字等等,由此打下了较为扎实的书法功底。

  1966年后,戴小京在小学六年级辍学,书法学习也就告一段落。但作为一门兴趣,练习书法成为他的一种习惯。练习书法伴随着他度过了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和海南岛农场战天斗地的近十年青春岁月。那些年,写宣传海报是经常有的事,一到此时,大家都想起了有此特长的戴小京,而他也乐此不疲,有求必应,不放过每一次挥毫泼墨的机会。戴小京觉得,单纯从书法练习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训练。

  70年代后,戴小京获得了定期回沪探亲的机会。当时,全国书画艺术在民间渐渐复苏,这其中书法是复苏最明显的一门艺术,而上海,则是书法艺术复苏的重镇。徐伯清当时也在家中授艺,戴小京每次探亲便常去那里继续学习书法,重拾艺术追求。

  书法之外,他还专注于文史哲方面的理论学习,提高人文修养。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他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由于他的书法特长和超强的组织能力,他被同学们公推为校学生书法社社长。他勤于书法训练,常常是别人睡午觉,他在练字。

WDCM上传图片

  当时的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化大师、名师云集。其中对戴小京影响最大的莫过容庚和商承祚两位文化名家。在中大,有着不少关于容庚教学的故事,在许多中大学子心中,容庚不仅是一位敢说真话,年高德昭的长者,也是一位极容易亲近的师长。但容庚对于学生并非没有要求。戴小京刚入读中山大学中文系时,曾带着习作见容庚,容庚开门见山问他读过几本书,戴答未读过,容庚不高兴地说:“我不交不读书的年轻人。”戴小京告诉容庚,自己早年上山下乡,没能读成书,现在想跟着容庚读书。听闻之后,容庚面色和善起来,还劝慰戴小京说:“年轻人在逆境中碰一下,有好处。”

  谈及容庚等名师对自己书法艺术的影响,戴小京觉得,相比徐伯清主要从技法上为他打下扎实功底,中大名师更多地则是从文化视野角度让戴小京对书法艺术进行观照,继而更深入地体味书法艺术的真谛,使自己的书写更上一个层次:“把文化融入书法之中,使自己的人文情怀和抱负体现出来,字自然见人。”

WDCM上传图片

  大学毕业后,戴小京供职于上海书画出版社。由于职业的缘故,他有了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艺,开展书法研究。他先后担任《书法研究》《写字》的主编、总编助理,发表专著论文20余种计50余万字。2003年的论文《当代书风形态变异的思考》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这其间,他有机会结识谢稚柳、王遽常等海派名家,还长期往返沪杭两地从事沙孟海论书丛稿编辑工作,从而与沙孟海有了10年密切往来。

  与名家的交往,使戴小京的书法技艺进一步提高,在海派书法界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先后入选三、四届全国中青展,八、九届“全国展”、“国际书展”、“国际临书大展”等。

  海派书法应有传承与创新

  苦心钻研众家所长,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书法艺术中。也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戴小京对海派书法艺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他对“海派”的定义有很清晰的认识:

  “海派”定义的由来,应该追溯到1840年上海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以后。当时由于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沪上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启发,使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了与传统的纯正的“中国味”所不同的风貌。当时,上海以外的文化圈就将这种文化现象称为 “海派”。“海派”这个概念首先出现在文学、戏剧领域,后来逐渐延伸到了绘画和书法上来。与以往文学、艺术领域的“派别”不同的是,以往的“派别”概念倾向于地域概念,表明的是某地域的一批艺术家具有相近的艺术理念或相近的艺术风格;而“海派”并不是一个地域概念——“海派”艺术家都是由全国各地云集沪上的,这些艺术家既带来了全国各地的艺术风格,到沪后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上海的大舞台上百花齐放、各尽所能,自由施展自身的技艺,在艺术界形成了自晚清以来所未见的多元化的繁荣景象,至今为后人所称道。因此,“海派书法”并非以固定的风貌示人,其特点在于艺术风格的多样化。而今天的海派书法家应该发掘前人的成功经验,从积极的角度赋予“海派”新的内涵,如兼收众长、大胆创新、文化多元、百花齐放。

WDCM上传图片

  2001年,戴小京出任上海书协秘书长;2004年,他被推选为上海书协副主席;2005年,他担任中国书协理事。身份的变化使他更专注于大力培育、发展和弘扬海派书法艺术。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书法在全国的地位一直不算高,原因在于上海的书法人口不及其他兄弟省市的书法人口,其中又以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居多。戴小京深知,重新振兴与提升上海的书法艺术水平,需要依靠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依靠长期文化的积淀,每一个沪上书法界同仁唯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肩负起这个时代的重任。同时,上海书法的振兴还应该“从娃娃抓起”。

WDCM上传图片

  2009年,时任市十一届政协委员的戴小京提交提案,建议加强本市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当年上海两会前,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有关领导都委托戴小京就中小学的书法教育问题做调查。他还曾和周慧珺、刘一闻等书协领导交流沟通,牵头撰写提案。戴小京认为,对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不只是从技艺角度的训练,更是藉此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重在传承一种文化和精神,使之成为人生的修养。但要真正落实好书法教育,首先要编制合理的教材,培训合格的师资。不能把中小学书法教育搞成私塾作坊式的方式。关键是通过书法课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领略代表性书法家及其作品的风采,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戴小京因此在提案中提出,从刚开始熟悉毛笔的性能,到了解不同书体和风格的笔法、结构,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碑帖,老师则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辅导;还可以从书写的内容、书法发展历史以及相关故事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至于师资,高等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书法专业毕业生可以成为主力;若人手不够,可以先发动上海书法队伍中的有志之士来一起参与。市教委非常重视他的提案,此后逐步推出落实办法。戴小京感到欣慰,他并不强求中小学生中能出多少专业书法家,但希望孩子们能和他一样通过书法艺术感受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

WDCM上传图片

  培育健康有序的书画市场

  除了书法家的身份外,戴小京还有一个身份是书画拍卖师。他是改革开放之后涌现出的第一批拍卖师。

  1993年,戴小京在朵云轩搞拍卖,开始介入书画拍卖的,在内地算是最早的。他回忆道,当时张大千和齐白石的作品只卖到几千块。由于国内市场没有发展起来,就想借鉴拍卖的方式来尝试一下。那时候,国内没有任何相关的培训和知识传授机构,他就到香港去看拍卖会,一共去了两三次。1993年组织的首次书画拍卖,拍了30多件作品,总成交额为1000多万元,最贵的是张大千的一幅作品,拍了150万元。这次拍卖在国内非常轰动。1995年内地出现拍卖行业协会,一些培训机构陆续开办,他便常常被邀请去讲课做示范。

  书法家之外,为何还成为了著名拍卖师?戴小京坦言,他的性格里有好奇的成分,但更加关键的是,改革开放带给他观察艺术的新视角:“艺术不仅包括创作领域,还包括市场领域,这两方面都需要有人来做。”

WDCM上传图片

  拍卖师的身份也让戴小京对书画市场有了更全面的观察和思考。他感到,对于书画创作来说,成熟的书画市场会给它带来推动作用。只有在成熟的市场里,获得应有的评价,才能彰显作品的价值,这对作品及书画家本人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他们,才会有好的作品出现。戴小京认为,拍卖师不能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应该对健康有序的书画市场的培育负有责任。

WDCM上传图片

  采访最后,戴小京欣然谈及对市政协书画院未来工作的期待。他希望书画院能开展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交流活动,在增进书画艺术家联谊的同时,进行书画学术理论的研讨,对海派书画艺术乃至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更多有见地的想法。同时,他希望市政协书画院开展更多培训工作,延请全国各地中青年获奖作者来沪为青年书画家开设讲座、现场指导,更加密切上海书画后辈人才与全国名家的联系。

[ 关闭页面 ]